【全球聚看点】我最害怕的,就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人

来源:S叔Spenser   2023-05-19 14:18:22
A+A-

作者 | 刘润


【资料图】

来源 | 刘润

推荐人 | S叔Spenser

我想,很多人应该都有一种感觉:

不要和经验主义者讨论工作。

经验主义者,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人?

你说,好好干,我相信你,因为你是我见过的资历最深厚、经验最老道、阅历最丰富的人了。他说,好的,包在我身上。一回头,他就不可思议地把一件小事搞砸了。

你说,我们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,你有办法吗?他说,就这?这样的问题,我碰到过几百遍了。一回头,他就直接把过去的解决方案照搬过来了。

你说,凭什么事事都是老员工优先,这对新人不公平。他说,人家吃过的盐,比你吃过的饭都多。

这样的人,不值得和他讨论工作。

因为在他们的眼里,经验,就等同于能力。

可是,经验越丰富,能力不也就越出众吗?

当然不是。

相反,我最害怕的,就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人。

什么意思?

这样。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。

1

一个故事

这个故事的主人公,是一家连锁药店的创始人,你可以叫他:老王。

最近,老王的心情挺好。

过去的三年,我们的经济受到了特别大的冲击。尤其,是对于像连锁药店这样的线下实体经济来说。

现在,我们好像终于有点缓过神来了。

于是,老王决定,要做一件大事,来给他沉寂了三年的业务、员工注入一针强心剂。

什么大事?下面再说。

因为这件事,还得从三年前说起。

从开始创业到现在,老王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。政策的更迭,市场的变幻,业绩的起伏,等等等等,他都亲眼见证过。

环境不好的时候,他也有过坐在店里望眼欲穿,一天也卖不出一盒药的经历。

环境好的时候,他大开店门,发传单、拉横幅、办促销,甚至做出过一天一家门店上百万销售额的成绩。

然而,到了2020年,老王的生意,突然就从“起起伏伏”,变成了“伏伏伏伏”。

为什么?

首先,是成本问题。

连锁药店这桩生意,和很多专注于线下的餐饮店一样,特别依赖客流量。换句话说,就是特别依赖每天到底有多少人从门前经过。

对于需求一方的顾客来说,买药,主要靠“就近原则”。如果真的有购药的需求,又恰好身在这家药店附近,就来。没有需求,又住得远,就不来。

可是,对于供给一方的店家来说,不管顾客进不进来,为了每天要从门前经过的人而付出的成本是一分不减的。店面租金是成本,药品库存是成本,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成本。

这样一来,客流量就像是自来水一样,付费才有。不付费,就得停。

然后,疫情就给了老王当头一棒:

不管你付不付费,都得停。

那么,不能做线上吗?不是说,有很多创业者都把线下的业务,转移到线上去了吗?

这很对。但是,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,利润问题。

很多的头部连锁药店,都比较成功地拓展了线上业务。通过和各个线上平台的合作,缓解了线下的压力。

但是,头部连锁药店所能触发的规模效应,是很多中小型的连锁药店所不具备的。

换句话说,就是很多中小型连锁药店即便是想要和线上平台合作,也让不出多少利润,自然也就没有竞争优势。

这也是为什么当你打开许多外卖平台的线上买药服务时,看到的总是几家耳熟能详的药店,和参差不齐的价格。

销售,没有保障。成本,一分不减。两头一夹,特别难做。

那怎么办?

老王说,不要紧,我有办法。

当年,政策更迭,不少药店都选择了关店。我们是靠发传单,告诉了顾客我们还在。

当年,行业整顿,不少顾客对药店出现了信任问题。我们是靠拉横幅,重新树立起了顾客的信心。

当年,环境恶劣,销售状况特别糟糕。我们是靠办促销,拉动了销售业绩。

所以,经过慎重考虑,趁现在,我决定:

发传单、拉横幅、办促销。

一连七天!

2

两个概念

不知道看完这个故事的你,有什么样的感受。

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,我的感受是,又好笑又好气。

好笑的是,原来真的有人,会把特定环境下的方法论,直接平移过来。

好气的是,这样的事,其实每天都在商业世界里上演。

有的公司,为了对冲用户向线上的大规模迁徙,决定举办一场体验极佳的线下活动。但是,怎么办?策划呢?方案呢?把上一次线下活动的策划、方案,直接拿来就是了。既省时,又省力。

有的公司,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崛起,开了一个专题会议。经过反复的调查、研讨、访谈、设计,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:建立呼叫中心。

这些过往的成功经验,都成了今时今日的枷锁。

可是,照这么说,一家公司的选育用留,就应该盯着那些小白,为什么还要想尽办法找到那些资历深厚的候选人呢?

想回答这个问题,并不容易。因为这涉及到了两个挺容易混淆的概念:经验,和能力。

什么是经验?

简单来说,就是你经历过的体验。

你的家庭教育,曾经上过的学校,身边的同学,加入过的公司,任职过的岗位,经手过的业务,等等等等,成功的体验,失败的体验。

经历得越多,见识得越多,执行得越多,能力大概率也就越强。

这就是绝大部分公司看简历的时候,会更加青睐名校毕业,加入过大公司,担任过高职位的候选人,而不少候选人,宁愿低薪加入996/007大军,也要用履历来装点简历的原因。

但是,请注意。不是“所有人”,而是“大概率”。

为什么是大概率。剩下那部分概率呢。去哪了?

这就要看,你是怎么给这些体验归因的。

什么意思?

我举个例子,你就明白了。

假如,你是一家“少儿篮球训练营”的创始人。你的这家训练营,主要是针对7-12岁的孩子。

但是有一天,你突然发现,复购率出现了问题。很多孩子接受完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,就再也不来了。

你知道,这种现象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。比如,教学的质量,课程的费用,孩子的体验,等等等等。

这些问题,需要不断改善。同时,你还决定通过赠送礼品的方式,来提高复购率。

那么,你打算送点什么呢?

送一颗精美的篮球,送一套漂亮的文具,送一支漂亮的口红...等等等等。都有可能。

尝试了一圈之后,你发现,送口红的效果,是最好的。

现在请问,你从这次的体验中掌握到了什么能力?

有的人会说,我掌握了送口红是提升复购率的好方法。

其实,不是的。到底是送篮球、文具、口红,还是别的什么,其实都是一个“how”的问题,是“如何提升复购率”里的那个“如何”,是特定环境下的一种“方法论”。

但是方法论,是会过时的。你真正要掌握的,是藏在“how”背后的,那个大大的“why”。

why?为什么?为什么送口红才是有效的?

因为对于少儿篮球训练营来说,孩子,是用户,是使用产品、接受服务的用户。而爸爸妈妈,才是客户,是打开钱包,为产品、服务付费的客户。

所以你知道,如果要通过赠送礼品的方式来提升复购率,那么你要选择口红、刮胡刀、电饭锅,而不是篮球、球鞋、文具。

大多数“how”,只能作为你曾经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。

这个“why”,才是你能带走的能力。

3

三类下属

经验。能力。

理解了这两个概念,你就会明白,作为一名管理者,该怎么避免“总被经验丰富的下属坑”的问题。作为一名执行者,又该怎么避免“一不小心成为了一名经验主义者”的问题。

作为一名管理者,你翻阅了大量的著作,学了不少大师的课程,也明白了一名好的管理者,应该要懂得放权。

有一天,你从一家大公司请来了一位从业二十年的高管。你听着他说的话、做的事,就觉得这个人好厉害。大公司出来的人,就是不一样。

于是,你让他放手去做。

但是慢慢地,你就发现这也不对,那也不对。

很多管理者,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,都经历过这种状态。

为什么?

因为一位出身大企业的高管,一到你的公司就会发现,天啊,你们公司怎么可以乱成这个样子。

要制度,制度没有。要架构,架构没有。要流程,流程也没有。

那就改吧。预算制度、激励制度、组织架构、人员调整、流程设定......

可是,你很快就发现,这些适合大公司的东西,不见得就能适用在你的这家公司身上。

你很生气,他也很委屈。

为什么会这样?

因为,他是一名有经验、没能力的下属。

他的经验,确实很丰富,这是要靠大量的时间堆砌出来的。只不过,还没能,甚至没想过从中提炼出能力来。

这就很容易给你一种“恨铁不成钢”的感觉。

那,怎么办?

你应该带着他,尽可能多地参加项目的启动会议、复盘会议,要让他尽可能地走完那段从“why”到“how”的路。尽量给出明确的归因,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,为什么那样做。而不是单纯地告诉他,我们打算怎么做。

一句话:多思考,多归因。

既然有有经验、没能力的下属,自然也有没经验、有能力的下属。

这种下属,总能给你一个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,帮你打开思路。只不过,还没能,甚至没机会得到一些实战检验的机会。

预算该去找谁要?不知道。审核该去找谁批?不清楚。

这就很容易给你一种“纸上谈兵”的感觉。

那,怎么办?

你应该带着他,尽可能多地参加例行会议、工作汇报,要让他尽可能多地知道,他的这些思考,最终都是怎么落地的。尽量给出明确的方案,告诉他产品部门负责了这一块行动,研发部门负责了那一块行动。而不是单纯地告诉他,你的想法很受重视。

一句话:多实践,多历练。

看到这里,你可能会问,那有没有既有经验、又有能力的下属呢?

当然也有。

如果你能遇上这样的下属,我建议你下班之后好好庆祝一下。

因为这样的下属,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,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领导者。

你要给他自主权,足够的信任,和由衷的感谢。

一句话:重用,重用,重用。

最后的话

古人说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,六十耳顺...

可是,我不想等到那么晚。早一点行不行?我能不能“三十就不惑”?

可能还真不行。

少掉的那十年里,有十个寒暑变化,有几千个日夜更替,有无数个事物的演化规律。都是省不得的。

你一定要亲眼去看,亲耳去听,亲手去摸。

这就是经验的价值,是你任凭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。

但是,只有经验且盲目依赖经验的人,叫:倚老卖老。

能从经验里抽象出能力的人,才叫:智者。

希望这篇文章,能给你一点点启发。

祝你,成为智者。

推荐阅读:《》》 《》 《》 》 》

END

欢迎星标“S叔Spenser”

了解更多一手【商业】、【投资】资讯

一起抓住时代红利

标签:
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欧洲办公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