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“菜叶、果皮、剩饭是湿垃圾,应该投放湿垃圾桶。”“纸巾、塑料袋是干垃圾,要投放干垃圾桶”……小区的垃圾厢房前,身穿蓝色马甲的夏爱萍对前来丢垃圾的居民热情地提示着,并指导一些年纪大、记性差的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。每天从事着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的工作,她兢兢业业,乐此不疲,也因此成为深受居民们爱戴的垃圾分类达人。
夏爱萍在指导居民进行正确垃圾分类
今年70岁的夏爱萍是一名退休人员,也是一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,同时还是万里街道万里名轩社区的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。退休后闲不住的她,自从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后,继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,通过耐心、热情地宣传、指导、践行等方式,积极投身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中。
除了不怕脏、不怕累,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坚持,这些都是干好垃圾分类这份工作的精神动力。在投身垃圾分类工作之初,由于少数居民传统生活习惯根深蒂固,垃圾分类意识淡薄,夏爱萍在做好宣传的同时,对这类居民会更加“上心”,在他们投放垃圾的时候,她会及时检查,耐心劝解和指导。有一次,一位居民提着一袋没有分类的垃圾扔下就跑,她立刻叫住对方,当场把塑料袋里混杂在一起的干、湿垃圾用夹子一一夹出来,准确分类投放到垃圾桶里。做完这些后,她才向对方耐心宣传,指出垃圾分类对建设宜居美好家园、对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。第二天,这位居民提着分好类的垃圾,主动让她检查,早已经练就了一双“火眼金睛”的她,只看一眼那些垃圾,就知道这位居民在丢垃圾前是用心分了类的,于是高兴地对对方说:“不用检查了。我相信你,你做得很棒。”这样鼓励的话语,一下子就拉近了指导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,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。
检查垃圾桶里的垃圾分类情况
很多人问夏爱萍,为什么退休了还不享享清福,每天总是这样忙忙碌碌地奔波在垃圾分类工作一线。夏爱萍笑着说:“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。我虽然退休了,但是能用个人微薄的力量,换来小区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,我感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有意义。”
资料:万里街道社区管理办
标签: